一战零基础 45天与鸡麦分手

2015-12-03 15:42:31 1110

 

45天的时间对于复习GMAT考试内容来说不算充裕,也没有过详细地制定GMAT复习计划,尤其是在还要准备留学资料的情况下。因此我的复习过程不具有很大的代表性,总分不高,720,希望写的这点东西能够给大家多一些参考,帮助复习。GMAT考试内容比较重要的部分大家都懂的,我就分条整理概括说一下。
语法:
Og是必备,这个真的很好。*次读og时就有想一下子把它全部读完的冲动。前前后后看了大约有4到5遍;自己先做题,做每题都问自己为什么选这个?其他选项都有什么毛病,然后又对着解释仔细看。做错的题目更是特别挑出来探究。反正到*对og很熟悉了,对改错的感觉和对考点的敏锐性也就建立起来了。总结来说,如果你以前的语法和阅读都不错的话,考GMAT以og来复习语法是足够了。
  逻辑:
相对而言,逻辑题目是verbal三个部分中我最喜欢的题目,觉得这种题目很有意思。对于逻辑,也是要摸清它的套路。所以说GMAT考试的技巧性很重要呢 一味地练题而不总结肯定会事倍功半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方法很重要,我在临近考试时,发
那个叫做狒狒的逻辑宝典的东西,于是准备用它来“回归GMAT”。做了几个test,发觉巨顺利,极少会错(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很多熟题),信心大增。
  阅读:
  前面提到说,对阅读训练最多的还是lsat的逻辑。确实如此。听说GRE阅读很好,也找来做了;但做了100多道GRE的阅读后,还是决定放弃。GRE有些生词太生了,它所有阅读上的困难几乎都是由于生词太多造成的,索性后来直接放弃了。
  作文:
  作文是最失败的地方。首先是因为一直没有重视,几乎就没有复习,只是考前一天把aa和ai各写了一个。当时各个网站都有咱们v19很著名的作文模板,我这么懒的人当然毫不犹豫的据为己用啦。模板可以背背记记还是挺管用的。
  数学:
  自认为数学还不错,而GMAT数学又很简单,于是当然不会花很多时间了。先是熟悉一下数学名词和概念,然后把上个月的jj做了一篇,对于大多数理工科背景的人来说,这样应该足够啦。
  模考:
模考是在考前2个星期开始做的,安排到考前两天做完。做过的模考包括pp和pr。pp的分数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因为很多题目都很熟悉,那高分只是给自己信心,大家都说pr的分数和*成绩比较准,反正在我自己身上没有验证这一点,我做的pr都是690-720之间,但*的分数却和这个范围差的比较多。至于另外一个很有名的kaplan,当时还没有免费下载的,买起来又很不方便,就做罢了,模考嘛,知道怎么回事就可以了。
  其他:
  1,关于单词,GMAT的单词到底有多少,要不要背,我觉得把核心单词过一遍,胜算还是会增大不少的。
  2,关于jj的作用。我的经验是,数学jj很有用,不是说GMAT考试时正好遇到,而是jj是很好的复习材料。至于verbal jj,作用有限吧,我想。我考试的时候是月初(6号),刚好换了题库,没有遇到jj,但verbal*还是比期望的要好。
  3,关于复习。考g也挺折磨人;为了把受折磨的时间减少,对于基础不错的人来说,要速战速决,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复习时间拖得太长,人容易疲劳,那点做题的感觉也就没有了。
  4,关于GMAT考试。当然要集中精力做每一题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尽量保持镇定。我是下午考,可就在准备来考场时老板偏偏要找我,急死我了。差不多1点才匆匆上路,结果是*一个到场,*一个做完。有些朋友的jj里说他们在考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读起来很有意思,但不知道是好是坏我倒没有,我还是觉得完全投入很重要。
  5,关于感想。首先得感谢雷哥Kevin的点拨,不愧是GMAT业内标杆,受益匪浅,*我想说对于那些*英语一直不错,然后工作和生活中也一直需要用英语的人,尤其是考过GMAT的人来说,我的这个复习过程或许会有一些参考。Anyway 祝大家早日与鸡麦分手。
 
newmap |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