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中美高考作文PK

2015-06-25 14:45:14 860


6月7日*高考与 “美国高考”SAT同时拉开序幕。于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全民大讨论,今年又多了一层中美高考PK的含义。到底哪方更胜一筹,且看新足迹小编给大家搜集的多方面资料。

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两国的高考作文题目
 

2015*高考作文题目
北京作文选题一:“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北京作文选题二:“深入灵魂的热爱”
安徽作文题:“蝴蝶翅膀的颜色”
天津作文题:“范儿”
湖南作文题:“梦想旅行的大树”

2015*美国SAT作文题目
Do people feel truly happy when their achievements benefit others?
惠及他人的时候人们是否会真的感到快乐?

Is having too many choices a problem?
是否过多的选项会给决策结果带来干扰?

Do we need to spend less time with others 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em?
是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难以欣赏到彼此的优点?

Is it more important to listen to others rather than speak when you want to persuade others?
当你试图说服他人的时候,聆听别人的想法是否比起说服别人更为重要?

Is that possible to remain conflicting loyalties?
当忠诚与矛盾相抵触时,我们还可以保持初衷吗?

其次,请大家跟随新足迹一起,从专家角度看一下两国高考作文几点不同。
*,命题类型不同
先不评价两国作文题目的好与坏,大家是否注意到两国在命题类型上的差异。国内高考作文题目偏向于单一性的叙述文,而美国SAT则是以开放性的议论文让学生去阐述自己的观点。从难度来分析,叙述文实际上比议论文要简单很多。叙述文要求考生用文字把个人经历,所看到的,听到的或想象出的记述成文章;而议论文更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说SAT今年五月的其中一个命题 “Is having too many choices a problem?”是否过多的选项会给决策结果带来干扰?考生需要去分析并理清这一命题中两个关键因素“选择”和“决策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在文章*生需要去说明白一个人怎样的选择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第二,命题思维不同
另外,由于我国政治背景和教育观的关系,可以说国内高考命题从思维定向来说,追求统一的定向思维。我国高考作文要求学生说“正确”的话,而不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以今天北京高考作文选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例,如果考生所要描述心中英雄的形象是与*的道德观念或政治背景所违背的话,考生的作文得分很可能就会非常低甚至零分。而美国高考的命题准则没有标准的对与错,他们不会去judge学生的观点对错与否,只要学生能够分析,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并且有具体和权威的例子去支持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的观点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第三.命题内容不同
从今年以上几个较具代表性的*高考作文题目来看,我国高考命题内容偏向于个人喜好和个人理想,但实用性不强的话题,并且还会出现一些比较“接地气”的词语,如天津的作文题“范儿”。而美国高考作文的命题主要要求考生探讨更多关于人际关系,个人价值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如“Do we need to spend less time with others in order to appreciate them?”是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难以欣赏到彼此的优点?探讨的是人与人相处中会出现的其中一个现象。简单来说,用*的一句俗语就可概括“日久见人心”。本题需要考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去辩论自己的观点,去思考生活中世纪会遇到的问题,引发考生思考是否与人相处的时间越多,就无法欣赏他人。由此可见,美国高考题目更注重于学生真实生活中的实践经验,社会价值和个人的综合素质。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举国对作文予以的期待和厚望,但跟*足球一样,也是年年失望。因为*作文考核的不应只是学生们遣词造句的能力,更应该是其思维能力的体现。在大家期盼*教育多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之时,我们希望高考的命题也能够推陈出新,跳出以往过于抽象、概念化的图解命题,给考生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当今年高考作文题出现时,我们不仅疾呼,在*学生最缺的是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作文题,到底是以什么标准衡量学生写作能力的好话?如何考查出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来转自公众号阅读*,有改编)
 

newmap |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