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少年游学六个小故事揭秘真实的美国教育

2015-05-18 14:32:18 1230


李开复曾任Google、微软全球副总裁,离职后创办了创新工场。在70时代还没有小留学生这个词的时候,他就踏入了美国的土壤。11岁的他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读*,之后进入哥伦比亚、卡内基?梅隆*深造。回想这一路在美国的留学路,李开复认为自己收获了很多,如果最初没有留学,也许人生乃至思想都会是另一番模样。下面,新足迹游学网通过李开复少年游学美国的六个小故事,带您领略美国真实的教育。
 
 
自信
我从小在台湾长大,老师总是用惩罚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个做得不好,要怎么惩罚,如果这个达不到谁又对你失望,总是用威胁、惩罚、失望等方式来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次接触不一样的美国教育环境,切身体会到它完全不是这种负面的交易,而是用正面的教育。它鼓励你在你强的地方做得好的时候,给你足够的鼓励,能够建立自信。我记得有一次老师出了很多题目,在黑板上写了1/7,说你们谁能够换算出来。题目写完我就举手了,他说李开复这是什么,虽然我当时的英文不是很好,我还是很快地回答了,0.142857。他说,哎呀,数学天才!其实我们每个*孩子都会,我在台湾背过这些数字,可不是什么数学天才。但当时经老师一夸,我就想也许我真的是数学天才,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代表学校参加考试,参加全州的比赛等等类似于奥数这种比赛,都非常踊跃地参加,认为我一定是一个数学天才。
 
 
诚信
在美国读中学的时候,当时的强项是数学,但是化学、历史根本没有学过、也没有读完,只能勉强去考,但是发现很多生词不认识。当时历史老师跟我说:“开复,我知道你今天做不完今天的考题,你拿回家做,你可以用字典,你可以花所有你需要花的时间,3、5个小时都没关系,但是我相信你不会翻开教科书。”当时我只是11、12岁的小孩,老师知道我的书籍在旁边,但是却相信我不会翻开教科书。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诚信和对别人的信任,所以一定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这对我也是相当重要的。
 
 
老师无私教育
在美国*的课堂上,我根本一个字都听不懂,但当时我们的校长发现了这个情况以后,他对我说,每天中午你把午餐拿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一边吃午餐,我一边从**的英文课本教你。我记得当时打开*页,这么简单的字他一个一个字教我,一个学校的校长每天愿意花中午的时间无私教我,一直到我上路。
我还记得差不多在十年级的时候,我把高中所有的课都念完了,当时高中的老师跟我说,你下面应该读*的课程。我说可是开车要30分钟,我现在不能开车,老师说没关系,我教这个课,每天我到你家接你,这个老师每次上课,每个星期三次,来我家接我,让我在我的11、12年级能够修到两门*的数学微积分。所以,我为老师的态度也非常非常感动。
 
 
实践能力
在高中,当时我非常感触的是每一堂课都有那么多实践的项目。其中我参加了一个创业活动,一帮人创一个公司,选谁是领导者,决定做什么产品,大家一起来合作,把产品推销出去,让家长出钱资助我们,当股东,资助不是白拿的,到一年做完项目以后,要算上每一个股东应还他多少钱,要算股息等等,真的像一个公司来运营,那时我们感觉真的特别有意思。这也间接地代表了美国学校的一种开放和包容。
当时,恰巧遇到很多学生抗议学校把午餐的时间从1个小时缩到40分钟。因此我们也在这个创业活动中做了一个不太激进的抗议,做了一款T恤,T恤上画了一个腊肠狗,画得很长。所有学生都非常想买这个T恤,我们印了很多很多,当年我们也成为了全州业绩*的一个公司。当然学校其实也非常包容我们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打压我们,允许我们把自己的声音发出来,但是*午餐的时间还是没有增加。
 
 
兴趣为本的转专业
在进入哥伦比亚*时,我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专业,那时我选了双专业:数学和法律。选择数学的原因就是之前觉得自己是“数学天才”,选择法律则是因为《轮椅神探》节目,看过之后觉得当律师很酷。但是在读了一年多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数学天才,而且觉得不是天才的人读数学没什么意思,觉得自己不适合做数学。在法律课堂上则总想睡觉,也不适合学法律。当时学校是允许换专业的,而且学校鼓励学生选修课程。所以,当时我很幸运地选修了电脑,而且发现这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感谢学校有这样一个宽容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改变专业,让我在大三的时候做一个选择,能够追随我的兴趣。
 
在我女儿也要去哥伦比亚读书的时候,她跟我说,爸爸,有一个好消息,他们居然大三才要选专业,我说,是啊,三十年前我去读就是这样。她说,太好了!我从来没想到有这种机会。她说,我真的没想好我要学时装设计还是学经济,还是学东亚文学。我说,你就学两年,两年之后再决定。
 
教育的真谛
我在卡内基?梅隆*读博士,当时我跟我的博士导师做语音识别,他是一个获得过图灵奖的世界性的导师。我有幸在一次30分钟的交谈中,我问我的博士导师,我从毕业以后,我所带走的就应该是世界*的论文,我要在这个论文上面再发扬光大,找一个工作,继续把这个领域做得更好,是吧。他说不对,我认为你其实在读博士的过程中,你带走的东西是做研究的精神,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教会你如何独立地知道如何去解决一个尚未被解决的问题,如果你学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认为你毕业之后,很可能不会去继续做语音识别,甚至不一定会做计算机科学,但是如果你以后能够面临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独立的去思考、去分析、去客观、去理解不同的观点,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这个博士就是你可以终身拥有、终身使用的,而不仅仅是使用在你的这个领域。
 
“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到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就是教育。”我后来读了更多教育的书之后,发现这一句话跟他那句话非常相似。我们有多少人能够背会全世界每一个*的省会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会背微积分公式,但是能够让我们独立学习,这是教育的真谛,而不是背会多少。

newmap |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