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综合财报助力*治理

2015-01-18 13:48:14 440

   根据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方案》”),2020年前,我国将力争做到各级*编制综合财务报告,经审计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这项改革对推动*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

  提高*透明度防控财政风险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高度,足可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

  “《方案》所确定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为我国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基础。其不仅明确了我国各级*和*要提供有效且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且提出要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审计和公开机制以及*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厦门*副校长李建发说。

  以往我国的财政信息公开基于预决算报告制度,然而,由于预决算报告在承载和披露信息方面存在局限性,财政透明度在缺失财务报告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实现,这就要求*向公众充分披露包含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全面完整信息。《方案》明确要求按照*信息公开要求,规范公开内容和程序,促进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满足各有关方面对*财务状况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增强*透明度。

  “按照我国朝着法治化*迈进的目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将日益明确*与市场的分工,向社会和纳税人透明展示*本年度收入和支出等基础信息、*使用社会经济资源的结果和效率情况、政策变化依据等,这和以往一般老百姓看不懂的*预算报告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陈永宏说。

  对此,李建发也认为,目前我国*会计的发展与国际公共*会计的差距相对较大。“《方案》的出台推动了我国*会计的发展和改革,我国*会计综合信息的披露将更加规范化,这有利于满足社会各界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未来发布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不仅*的老百姓能看懂,而且各国都能看懂,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获得更多更好的合作机会也有重要意义。”北京市财政局国库处副调研员陶占录表示,《方案》的出台对揭示我国财政风险、保持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通过财务会计系统的确认计量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可促进**重视*资产与负债的管理,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则可反映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存在的财政风险。与此同时,随着地方*融资机制的深化改革,债券市场上的各种投资者也需要通过了解*财务状况,来判断地方*债券信用水平进而做出决策。”

  *财务大数据支撑管理决策
《方案》提出*综合财务报告和*财务报告按规定接受审计,审计后的*综合财务报告与审计报告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方案》充分考虑了*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中央财经*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认为,作为密集的、系统和条理化的信息载体,财务报告为各类使用者提供了支持其管理决策所必不可少的相关信息。报告使用的范围很广,大致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前者包括立法机关、公众、*债券持有者、*服务供应商、媒体和分析人士等。后者主要是指行政*,即*本身也是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根据财务报告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不仅可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改进*绩效监督考核,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据此做出政策上的调整,提高财政经济长期可持续性。

  “*决策的制定要有预见性,而这种预见性则需要*财务报告中的大数据予以支撑。目前,我国地方*普遍的短视性决策造成了一定的中长期恶果,如环境、资源的严重污染和透支。”王雍君说。

  这些问题之所以频频发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财务报表可以呈现这些行为的即期和未来后果,财务报告对管理决策的支撑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改革方案》的出台,将开启我国财政信息大数据整合、支撑*管理决策的新篇章。

newmap |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