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为何要补充津液?

2017-09-20 09:04:04 780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于季节为秋。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易受外来邪气的侵袭,尤其是秋令时节之燥邪。“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秋季对应腑之大肠,肺津伤则见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衄、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

 
所以秋令时节应注意滋养肺脏,防止秋燥伤肺,使肺气得清,呼吸平和。为了应付秋季之燥,养阴润燥之法则势在必行。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滋阴润燥,主要在津液的补充与输布、贮藏上。
 
什么是津液?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如唾液、胃液、肠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人体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也有人提出,广义上的津液应该也包括血液在内。
 
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的作用
(1)滋润濡养
津液以水为主体,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很强的滋养功能。
 
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
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
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
流入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
 
(2)化生血液
津液经孙络渗入血脉之中,成为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
 
(3)调节阴阳
津液属于阴精的一部分,它的盛衰关系到脏腑之阴正常与否。
 
"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灵枢.五癃津液别》),由此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4)排泄废物
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若这一作用受到损害和发生障碍,就会使代谢产物潴留于体内,而产生痰、饮、水、湿等多种病理变化。
 
津液的生成
津液的生成主要是脾、胃、小肠和大肠,分解、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和水液的过程。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依赖脾的运化功能,吸收水分和精华。胃腐熟水谷后传导于小肠,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食物中大部分的精微和水分,形成乳糜,再由五脏和三焦共同合作,将营养输布到全身。
 
所以在很多治疗燥证的病案中都用到益气健脾法。
 
津液的布输
 
主要依靠肾气的蒸腾气化,肺气的宣降布输,脾气的运化升降,三焦阳气的温煦和流通。另外也需肝之疏泄,心之注脉等协同作用,才能生化运行不息。
 
另外津液的贮藏主要是肾精的生成和髓液的生成。所以保护肾精是保持人体津液充足的重要因素。
 
津液如何补充
 
津液从饮食当中补充进去,还需要人体能够正常的吸收、输布、储存和排泄,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综观津液的生成、输布、储存和排泄过程,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护。
newmap | site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