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与Oracle比较之产品成熟度

2013-11-21 17:38:30 390

导读:SAP和Oracle作为全球顶尖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谁优谁劣成为广大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许多企业实施管理系统的调查对比,业内资深人士总结出SAP与Oracle的几点异同,尚迪教育借花献佛,借此平台从产品的成熟度,技术的先进性,软件功能的比较及软件的开放性和集成性等方面为大家盘点一二,希望能助大家多SAP和Oracle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因比较方面较多,文本过长,本篇仅从产品的成熟度阐述SAP和Oracle的优劣,其他比较请阅读相关文章。

 

  SAP和Oracle比较之产品的成熟度

 

  一、产品的企业应用

 

  SAP:经过近30年与全球大企业用户的合作,SAP系统积累了大量先进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根据在系统中挑选适当的业务流程,在软件中进行配置。而对软件的二次开发工作量极少,这就保证了用户能够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上,真正起到上一套系统,管理提高一个层次的作用。

 

  Oracle:由于缺乏足够的业务流程模板和软件功能的支持,在实施中Oracle软件经常被发现无法满足企业管理上的要求。比如在大型制药企业中必须的批次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而Oracle软件根本没有此类模块。虽然Oracle公司一再的夸大告诉客户其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十分灵活,但是这实际上也就是在告诉用户这套软件功能不够,用户得自己去编程序。

 

  二、产品的严谨性

 

  SAP:秉承德国企业严谨的文化,所有发布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质量认证,只有在软件产品真正完备后才向用户推出。

 

  Oracle:非常注重市场效应,经常是一有概念就马上宣称产品完成,然后快速推向市场。但是,软件产品得漏洞和缺陷给其用户得实施和使用造成了巨大的痛苦。2002年1到3月,Oracle发给新产品用户的修补程序包竟然高达5000个以上,这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一场恶梦。

 

  三、产品的*化

 

  SAP:作为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AP花了2年的时间进行汉化和按照**的人事管理要求进行本地化,使得SAP的*用户不仅能够使用国际化的先进软件,同时也满足本地化的要求。

 

  Oracle:对ERP软件产品本地化重视不足,至今在*地区,Oracle的用户还没有一家能够使用Oracle软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不同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造就了不同的用户群体:

 

  SAP在*

 

  公司经营理念的不同,最终一定会反映在其用户群体的实施效果上。以*为例,SAP的用户群体中,大型企业实施成功的比比皆是,这些企业纷纷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向社会传播,报章媒体上宣传实施SAP实施成功的文章时时可见,比如:2001到2002年中,又有**的矿业集团-兖矿集团,列入全球财富500强的-*石油化工集团,国内四大通讯设备厂商之一-大唐电信集团,**活力的报业集团-广州日报集团等大型、浦东发展银行超大型企业纷纷加入SAP的用户群体。

 

  Oracle在*

 

  与SAP的广泛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racle依靠低价格来得到的客户,实施效果却良莠不齐,鲜见有在媒体上宣布自己实施ERP成功的;特别是在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施上,鲜见其有成功客户。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项目上,其急功近利的市场策略造成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以*移动通信为案例:在广东、江苏、浙江的试点实施Oracle系统,软件的先天不足和实施力量的经验缺乏造成实施瘫痪。2001年7月,*移动痛下决心,对尚未实施Oracle的其他13个省的ERP项目重新进行招标,而邀标书就发给了SAP。而作为*移动的母公司,*电信,吸取前者的教训,谨慎的进行评估和实施。在北京电信公司和上海电信公司已经开始实施SAP。

 

  Oracle的两大致命弱点——软件功能不足、实施力量薄弱,决定了其方案在大型集团化企业的项目上的成功十分困难。这些先天的障碍,给这些大型集团化企业的信息化甚至是企业经营造成了巨大的隐痛。

newmap | sitemaps